你以为跟人拜了把子就能一起扛事儿?你以为发了誓效忠就能一直走到头?别傻了!就说豫西事变那回,八路军当初是真信了那些喊着要抗日的地方武装,结果转头啊,这些人就抄起屠刀成了刽子手,下手那叫一个狠。
你说气人不?一袋大洋、一张委任状,居然比杀父之仇、亡国之恨还顶用!133名八路军政工干部,就这么被自己人给出卖了,换回来的不是并肩作战的情谊,而是满手血腥的叛乱,想想都让人心里发堵。
送钱送官还送“前程”?合着这年头叛变都搞起“套餐”了?
1945年春天,豫西那地儿刚暖和过来,八路军在豫西的根据地也跟开春的庄稼似的,一天比一天有起色。韩钧、刘聚奎他们带着豫西抗日第二支队,从黄河北边一路打过来,在河南站稳了脚跟,建了分区政权,还把好几千人的地方武装给收编了,那时候看着多有希望啊。
可谁能想到,就在这片刚燃起希望的土地上,藏着颗能炸翻天的定时炸弹!这炸弹不是日军的炮弹,也不是国民党的正面进攻,偏偏是来自“自己人”的背后捅刀。
八路军刚到豫西那会儿,跟日军打了好几个月硬仗,端了日军好几个据点,还劝降了不少地方武装,尤其是上官子平和李桂五那两支队伍,人多枪也多,当时都拉过来一起抗日了,本来以为是添了助力,没成想埋下了祸根。
队伍一壮大,战斗力自然跟着往上走,豫西根据地的地盘也越扩越大。可问题也跟着来了——人多了,队伍里的成分就杂了,鱼龙混杂的,麻烦事儿也多了。
就说上官子平这人,他的经历简直就是豫西乱世的缩影。早年当过警察,后来又成了民军司令,在当地也是说一不二的狠角色,没人敢惹。
他手下的人,大多是土匪、旧军官和地主武装改头换面来的,虽然穿了八路军的军装,可骨子里还是那套“谁给好处多就跟谁混”的买卖人心态,根本没把抗日的信念放在心上。
再说说李桂五,他原本是国民党的旧军官,虽说之前也组织过几次抗日战斗,算有点血性,可在选哪边阵营这件事上,总是犹犹豫豫,没个准主意,这也给后来的事儿留了缝儿。
这时候,国民党军统的特务们也没闲着,跟苍蝇似的到处转。他们打着“统一战线”的幌子,暗地里到处活动,就等着找机会策反这些地方武装。
这些特务可不是空着手来的,手里都攥着实打实的好处——要么是白花花的银子,要么是能当官的委任状,还有个更勾人的承诺:只要你反水,不仅能接着当你的“老大”,还能拿到国民党的正式编制,以后就是“正规军”了。
更重要的是,国民党明明白白说了,要给他们封高级将领的职位,还愿意出钱帮他们买装备、练队伍,提升战斗力。
面对这么大的诱惑,上官子平心里开始打鼓了。他私下里收了国民党一万块大洋,可又没胆子第一个跳出来叛变,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李桂五身上。
他心里盘算着:要是李桂五点头干,那自己就跟着上;要是李桂五不答应,再琢磨下一步。可让他没想到的是,李桂五压根不吃这一套,人家一门心思要抗日,还把特务的收买给严词拒绝了,算是守住了底线。
这下国民党特务急了——他们心里门儿清,只要李桂五不叛变,上官子平就不敢轻举妄动。于是,1945年3月27号晚上,那个让人后背发凉的夜晚来了。
国民党特务派了行动小组,偷偷摸进李桂五的住处,趁着天黑没人注意,悄没声儿地就把李桂五给杀了。李桂五一死,他的部队立马就乱了套,没了主心骨,底下人吵的吵、慌的慌。就在这乱哄哄的时候,郭连杰站了出来,接管了部队。
可这郭连杰跟李桂五完全不是一路人,他的立场软得很,根本没什么坚定的信念。等国民党特务找到他,开出比之前更优厚的条件时,他就开始犹豫不决,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。
而另一边,上官子平看着局势不对,也不想再观望了,开始暗地里琢磨更大的动作,想一口气把事儿闹大。这时候的豫西,就跟个堆满了柴火的院子似的,就差一点火星子,局势已经危险到极点,背叛的阴影一天比一天浓。
从“兄弟”变“刀俎”?133名干部一夜之间血洒豫西
1945年5月26号晚上,豫西的夜色跟往常没两样,渑池县的村子里,老百姓都睡熟了,连狗叫都少了。可谁能想到,就在这么安静的夜里,一场要人命的风暴正在暗地里攒劲儿。
上官子平的部队突然就翻脸了,在渑池、宜阳等12个地方同时动手叛乱,目标直指那些八路军派到他们队伍里的政工干部——这些人之前可是手把手教他们打仗、帮他们搞建设的“自己人”啊!
那一夜,八路军的干部们一个接一个被抓,他们根本没防备,有的刚睡着就被拽起来,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,就被五花大绑捆得结结实实,推到了队伍最前面。上官子平对着手下下了最冷血的命令:一个活口都不许留!
到了第二天,上官子平在渑池的耿村、官庄村和宜阳县的温村开了所谓的“群众大会”,其实就是想装装样子,混淆是非。他站在高台上,对着村民们扯着嗓子喊:“大伙儿都看看!这些八路军就是骗咱们的土匪!没安好心!”
喊完,他手一挥,几个士兵就把一群被绑着的干部抬了出来。王舟平、张君英、白云……这些面孔,村民们都熟啊!他们都是之前在豫西跟日军拼命、帮老百姓建根据地的核心骨干,怎么就成了“土匪”?
紧接着,一场没人道的屠杀就开始了。在村民们吓得不敢出声的目光里,42名干部被当场用刀捅死,鲜血一下子就流满了地面,那场景,谁看了都得心疼得掉眼泪。
可这还只是个开始。接下来的几天里,一共有133名干部在这场叛乱中丢了性命。这里面,有的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,身上带着无数伤疤;有的是从延安过来的骨干,满脑子都是建设根据地的想法;还有不少是刚参加革命的年轻战士,还没来得及看看胜利的样子,就这么没了。
另一边,郭连杰也坐不住了,见上官子平动了手,他也跟着凑热闹。5月28号,他指使旅部直属部队和王延厉团一起叛变,趁着夜里没人,杀害了八路军派在他部队里的30多名政工干部,还扯起了“豫西挺进军第二师”的旗号,开始朝着共产党的地方政权猛打猛冲。
就这么短短几天,八路军在豫西的抗日根据地几乎被搞垮了,地方政权被砸得稀烂,县长、区委书记这些干部死的死、伤的伤,原本安安稳稳的抗日大本营,一下子就变成了战火纷飞的战场,随时都可能塌下来。
其实这场叛变,之前不是没迹象。有人好几次提醒过韩钧他们,说这些地方武装靠不住,可当时谁都没太当回事,没放在心上。上级王树声等领导,也没察觉到这即将到来的危机,最后才酿成了这么大的悲剧,想后悔都来不及了。
复仇的号角:八路军怎么让叛徒血债血偿?
豫西事变一爆发,党中央立马就下了指令,让八路军主力部队赶紧往回撤,立刻去平定叛乱,绝不能让叛徒这么嚣张下去。1945年6月27号,韩钧带着八路军的精锐部队,朝着叛军发起了全面围剿,这下该轮到叛徒们害怕了。
6月27号那天,八路军在洛宁的刀环寨把郭连杰的部队给围住了。双方打了整整一天,枪声就没停过,最后八路军硬是把郭连杰他们给打垮了,郭连杰在内的300多人被击毙,还俘虏了赵连治以下1000多个叛军。只有王延厉运气好,趁乱跑了,躲进了熊耳山深处,之后再也不敢出来蹦跶了。
到了7月3号,上官子平还不服气,不甘心就这么失败,想在渑池的李庄寨把剩下的残兵聚起来,跟八路军反扑一下。可韩钧早就料到他会来这一手,早就做好了准备,上去就给了叛军迎头一击,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,根本没还手之力。
上官子平带着少数残兵到处跑,跟丧家之犬似的,后来还受了伤,没办法,只能躲进渑池县一个放红薯的窑洞里。7月11号,上官子平彻底败了,最后病死在了龟山,也算是恶有恶报。
到这儿,豫西事变的叛军算是被彻底消灭干净了,豫西根据地也重新回到了八路军手里。可那些牺牲的133名干部,却永远回不来了,他们的血,永远留在了豫西的土地上。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冠达配资-配资公司官网查询-哪家证券公司最正规-正规配资门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